

歡迎來到中國工程咨詢協會!
中文 | English
壯闊七十載,奮進新時代 ——記中煤科工集團沈陽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七十周年
2022-10-14 10:29:44
2022年10月15日,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中煤科工集團沈陽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陽設計院)迎來七十周年華誕。七十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沈陽設計院大膽探索、開拓創新、勇于實踐,解決了一大批國家煤炭工業的重大科技問題,突破了一大批制約煤炭工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一大批一流水平的原創成果,書寫了中國煤炭工業科技創新的輝煌篇章。
七十年砥礪征程,在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沈陽設計院已發展成為涉及露天、礦井、選煤、建筑、機械、市政、環境、生態、民爆、勘察、測繪、技術經濟、監理等20多個專業,匯聚600名專業技術人員的大型綜合性甲級設計院,形成了勘察設計咨詢、工程總承包、生產運營、設備集成和工程監理五大業務板塊,可為煤炭行業工程建設提供全過程、全方位、高品質、高效率的服務。
七十年櫛風沐雨,沈陽設計院的發展伴隨著我國煤炭工業的發展歷程,經歷了波瀾壯闊的三個發展階段。
一、開創探索階段
1952年10月15日,新中國首家煤炭設計單位—沈陽煤礦設計公司成立,開始設計新中國第一座礦井—黑龍江雙鴨山嶺西豎井,從此揭開了新中國煤炭建設的序幕。1955年,設計完成了新中國第一座選煤廠—鶴崗南山選煤廠;1958年,獨立設計了我國第一座露天煤礦—平莊西露天煤礦,結束了我國露天煤礦由外國人設計的歷史;1959年,利用多繩提升永久井塔鑿井技術設計完成亞洲第一座千米深井—遼寧北票臺吉豎井,獲得“全國科技大會獎”;1965年,設計完成我國第一座重介選煤廠—吉林省通化鐵廠選煤廠,為我國動力選煤工藝的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它們標志著當時我國獨立自主設計和建設煤礦時代的到來,構建了新中國煤炭工業設計體系,掀開了新中國煤炭工業自主設計、建設的序幕。
作為新中國煤炭設計事業的開拓者,老一輩技術人員克服困難,排除干擾,不斷探索和創新,為我國煤炭工業設計體系建立和技術進步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多項科研成果被確定為行業標準和通用設計。沈陽設計院汪振山工程師50年代初提出的露天礦采剝量關系理論,在我國乃至世界露天采礦領域具有重大影響力。曾被譽為“錢礦車”的錢壽明、享有“李箕斗”之名的李肇夫、人稱“富大罐”的富宗禹等老一輩設計人員是響譽行業的技術專家,其科研成果被廣泛應用。
懷揣著報國為民的深切情懷,沈陽設計院為祖國煤炭事業輸送了大批的管理和技術人才。上世紀60至70年代,抽調150多名技術干部前往山西等地支援各地煤炭建設,抽調230余名技術專家援建了西安、蘭州等多家煤礦設計院。1976年,唐山大地震發生后,沈陽設計院派出的抗震救災小分隊,在恢復開灤礦區會戰中做出重大貢獻,受到全國科技大會的表彰。
位于沈陽市繁華鬧市區中街故宮的沈陽院舊址
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座礦井—黑龍江雙鴨山嶺西豎井
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個大型重介選煤廠-吉林通化鐵廠選煤廠
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座露天煤礦——內蒙古平莊西露天煤礦
二、全面提升階段
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后期,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沈陽設計院成功把握拐點機遇,作為煤炭系統唯一的試點單位,率先進入了解放思想、改革探索的“市場化、企業化”發展時期。
沈陽設計院以承擔國家“五大露天”建設的設計工作為契機,深入研究露天采礦新工藝,完善和改進設計方法,創新設計理念,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露天煤礦設計體系。其中:在元寶山露天煤礦設計中率先成功應用大型剝離輪斗連續工藝;設計完成我國第一個大型煤電一體化項目伊敏露天礦;第一座全部自行設計、施工、采用國產設備裝備的千萬噸級露天礦霍林河南露天礦。
與此同時,沈陽設計院還承擔了國內多個重點礦區的規劃和設計任務,在千米豎井、鋼結構井塔、軟巖支護技術等方面,實現了建井及開采技術的重大突破。在遼寧鐵法礦區相繼完成三臺子一井等6個等高產高效礦井設計,其中三臺子一井、曉南礦井首次在“三軟”條件下高效開采獲得成功,獲多項軟巖支護專利并榮獲國家級優秀工程設計金獎;三臺子二井榮獲國家級優秀工程設計銀獎、煤炭行業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在大雁礦區,設計完成了全國高產高效示范礦井—大雁三礦。在陽泉礦區,設計完成了當時國內規模最大的(900萬噸/年)礦井—陽泉三礦。在沈陽礦區,設計完成了全國最大煉焦煤礦井—紅陽三井,并獲國家設計銅獎等。
80年代沈陽設計院的選煤技術實現了新突破,先后設計完成了十多個大型選煤廠。其中安太堡選煤廠在國內首次采用配煤入洗控硫工藝。準格爾選煤廠是我國自主設計建成的第一座千萬噸級選煤廠,在洗選工藝上有重大創新并首次采用等厚篩等大型設備,獲國家設計銀獎。
經過2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沈陽設計院的業務范圍不斷拓展,在做好露天、礦井、選煤廠等設計外,帶式輸送機運輸系統、民用爆破、熱電廠、民用建筑等工程設計以及工程監理等業務都實現了長足發展。
中煤能源安太堡露天煤礦
內蒙古伊敏露天煤礦
三臺子一井(小康煤礦)
遼寧能源紅陽三井選煤廠
三、多元發展階段
2002年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騰飛,沈陽設計院緊抓高質量發展機遇期,適時調整戰略,堅持“創新驅動,聚焦主業”戰略目標,確立了建設“一流的科技創新型國際化工程公司”的企業愿景。
沈陽設計院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態,充分發揮技術和人才優勢,不斷延伸產業鏈。2003年進入工程總承包市場;2010年啟動設備集成業務;2013年開展中國第一個露天礦全生命周期運營項目;2019年建成中國首臺套國產輪斗連續工藝采煤示范工程;2021年成功建成世界首條高寒地區長距離大運量、空間轉彎雙向運輸、多點驅動的帶式輸煤系統EPC工程。
二十年來,沈陽設計院夯實了在露天采礦設計方面的國內領跑地位,不斷創新設計理念,研究探索特大型露天礦建設模式和露天開采新工藝的高效應用,穩扎穩打的推進礦井及選煤業務,不斷鞏固物料搬運專業在煤炭儲運工程技術的國內領先地位,主編《帶式輸送機設計規范》及《帶式輸送機工程技術標準》,成為行業規則的制定者。在非煤領域,特別是市政、建筑、生態、環保、綠色礦山也取得長足進步,已形成煤與非煤齊頭并進的良好趨勢。
二十年來,沈陽設計院完成了一大批千萬噸級大型露天礦、礦井、選煤廠及煤炭儲運系統的工程設計。其中,神華準格爾露天礦吊斗鏟技改工程填補了我國吊斗鏟工藝技術的空白;華能伊敏露天礦二期工程首次采用了單斗—自移式破碎機半連續開采工藝,填補了我國該項工藝技術的空白;設計建成中國第一座兩系煤層開采的特大型礦井—同煤同忻礦井;設計建成高產高效現代化智能礦井—同煤馬道頭礦井;設計建成當時中國立井提升的最大褐煤煤礦—華能靈東礦井,并創褐煤工作面單產世界最高記錄,在富水軟巖地質條件下的鑿井和支護技術有重大創新;設計建成華電不連溝礦井,開創性采用長距離緩坡斜井開拓方式,創下24個月建成千萬噸級礦井的最快紀錄,項目榮獲煤炭工程“太陽杯”、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改革開放三十五周年精品工程等諸多獎項;中煤能源金海洋長距離大運量下運多點驅動帶式輸送機輸煤系統和包頭鐵路煤炭儲裝系統成為現代化煤炭物流的示范工程。
二十年來,沈陽設計院逐步摸索建立了一整套適合沈陽設計院發展的總承包管理體系,堅持以技術為支撐,充分發揮設計和項目管理優勢,完成了神東、大同等礦區大型選煤廠總承包工程60余項;世界首條高寒地區長距離大運量、空間轉彎雙向運輸、多點驅動的勝利帶式輸煤EPC工程被國資委、“學習強國”平臺以及新華網、光明網等廣泛宣傳;哈密大南湖隱患治理項目,打造成為國內第一個露天礦EPC+運營全生命周期示范工程;新疆疆納露天礦運營項目,為國內首臺套國產輪斗連續工藝采煤示范工程。其中上灣選煤廠、柴溝選煤廠榮獲國家工程總承包銅鑰匙獎,華電不連溝選煤廠榮獲行業金獎,并創造8個月建成千萬噸級選煤廠的全國記錄。
二十年來,沈陽設計院堅持戰略導向與企業實際相結合,堅持轉型發展,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堅持“綠色、安全、高效”和“高質量”發展理念,聚焦露天開采技術、煤機設備研發、工藝類項目研發、智能化系統開發以及生態修復治理。完成了高寒地區露天礦輪斗連續采煤系統和端幫大傾角連續運輸關鍵技術裝備的科研攻關任務。同時露天礦BIM和數字化交付、露天智能管控平臺建設、露天礦智能成套裝備、智能和綠色礦山建設、生態修復治理等方面研發的科技成果,實現了市場化轉化。
二十年來,沈陽設計院在國際化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建立了海外業務的組織體系,先后完成了加拿大、緬甸、蒙古、印尼、澳大利亞等國煤礦的咨詢設計,非洲某國炸藥廠工程設計以及烏茲別克斯坦安格林露天礦設備集成等工程項目。
不連溝礦井及選煤廠
青海木里煤田江倉一號井采坑、渣山一體化治理工程
輪斗挖掘機
新疆疆納輪斗連續工藝采煤示范工程
勝利一號露天煤礦至勝利發電廠輸煤系統
七十年滄海桑田,七十年薪火相傳。一代又一代的沈陽設計院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中砥礪奮進,在國家能源事業發展中展現著國企擔當。
七十年春華秋實,七十年碩果累累。七十年來共完成各類工程設計2000余部,設計煤炭生產能力達8億多噸。擁有煤炭行業甲級、礦山施工總承包一級等工程資質40項。累計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項 800余項,完成重大科研課題100余項,編制國家及行業標準100余項,國家專利技術50余項。先后獲得“全國勘察設計綜合實力100強”、“中國設計行業綜合實力100強”、“全國工程總承包100強”、“全國勘察設計行業建國70年優秀勘察設計單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煤炭行業AAA級信用企業”、“沈陽市企業技術中心”等20余個榮譽稱號。
輝煌的歷史已經過去,如今沈陽設計院站在新的起點,肩負著更加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未來的征程,沈陽設計院年青一代會接續奮斗,奮勇爭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集團公司“1245”總體發展思路,始終踐行“推動科技進步,服務能源發展,提升企業品牌,實現員工夢想”的企業使命,早日建設成為一流的科技創新型國際化工程公司。
金秋相約憶往昔歲月如歌,沈城聚首望未來前程似錦。站在七十周年這個節點上,沈陽設計院人心懷激蕩,志向高遠,他們將重新收拾起行囊,再次出發,邁向新的征程!
主辦:中國工程咨詢協會 地址:北京市阜外大街1號四川大廈東塔樓11層 電話:010-88337627 傳真:010-68312828
京ICP備證05036770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69號 技術支持:新網
中國工程咨詢協會
《中國工程咨詢》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