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中國工程咨詢協會!
中文 | English
1992年12月25日,中國工程咨詢協會(簡稱“中咨協會”)在北京成立。30年來,中咨協會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組織基本特征,以保持和增強服務性、專業性為基本要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主動作為,團結奮斗,努力在“為政府為社會服務、為會員為行業服務”上,履行自身職責和使命。
順應改革而生 規范行業市場
改革開放前,我國工程項目的建設前期工作主要圍繞設計任務書開展,工程設計單位承擔著建設前期工作論證任務,為項目決策服務。此時尚未產生“工程咨詢”概念。
改革開放后,利用外資、技術引進和設備進口項目數量快速增長,引發了大量對編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需求,國內開始出現一批專門為利用外資、技術引進和設備進口項目提供編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服務的工程咨詢公司。
1983年2月,原國家計委發布《關于建設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的試行管理辦法》,推進國內投資項目實施可行性研究制度。1984年11月,國務院正式提出要組建工程咨詢公司,并明確工程咨詢公司以工程建設前期工作的經濟技術咨詢、可行性研究、項目評價以及利用外資的有關工程咨詢業務等工作為主,有條件的也可以承擔設計和工程承包任務。為盡快適應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健全投資決策機制,提高科學化、民主化決策水平,從1986年開始,新上的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和限額以上技術改造項目,須由原國家計委委托有資格的咨詢公司進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評估后,才能決定是否納入國家計劃。自此,投資建設項目“先評估、后決策”制度形成。
我國投資決策制度的改革,催生工程咨詢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同時,對于如何規范工程咨詢市場提出新的需求。1992年12月,由100多家工程咨詢機構發起、經民政部注冊登記,中咨協會成立,主管單位為原國家計委。中咨協會在石化、電力、水利、水電、冶金、有色、農、林、環保、機械、化工、輕工和電子等17個行業分別設立了專業委員會或行業分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也相繼成立工程咨詢(行業)協會。工程咨詢行業組織網絡逐步形成。
緊跟時代步伐 實現跨越發展
中咨協會成立后,中國工程咨詢業迎來了若干重要時刻。
1994年4月,原國家計委發布《工程咨詢業管理暫行辦法》和《工程咨詢單位資格認定暫行辦法》,明確了工程咨詢業的地位、作用和業務范圍,提出了咨詢服務實行合同管理、公平競爭、合理收費以及工程咨詢單位資格認證等重要制度。
1996年9月,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中咨協會正式加入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FIDIC,菲迪克)。
1996年,經原國家計委同意,中咨協會成立專家學術委員會,并首次組織開展“全國優秀工程咨詢成果獎”評選。
2000年9月,《中國工程咨詢》雜志創刊,并經科技部和原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在國內外公開發行。
2000年10月,“中國工程咨詢網”創立,作為工程咨詢行業信息發布的窗口和交流的平臺。
2001年,原人事部、原國家計委聯合印發《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和《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個人執業資格制度建立。
2001年,中咨協會編寫出版《工程咨詢業質量管理導則》,建立國際通用的規范化質量管理體系,指導工程咨詢企業加強工程咨詢質量管理,更好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2004年4月,首次開展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執業資格全國統一考試。
2004年6月,國務院將工程咨詢單位資格認定、咨詢工程師(投資)資格認定列入予以保留的事項并設定行政許可,確立了這兩項工程咨詢執業資格的合法性和權威性。
2005年9月,中咨協會會同北京市人民政府和菲迪克在北京成功舉辦主題為“工程咨詢業—全球領導作用”的菲迪克年會。中咨協會獲得行業杰出貢獻和菲迪克2005年北京年會成功組織表彰證書。
2010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工程咨詢業2010—2015年發展規劃綱要》。這是我國政府首次發布的指導工程咨詢業健康發展的綱領性文件。隨后,在2016年、2021年,中咨協會印發兩個五年行業發展規劃指導性文件,為規范和促進行業發展、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提供指導。
2012年12月,國務院發布《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第一次將工程咨詢單列并明確為生產性服務業?!兑巹潯诽岢觯和晟剖袌鰴C制,鼓勵工程咨詢單位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工程咨詢服務體系。規范市場準入,建立統一規范的職業資格制度和行業管理體系,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工程咨詢領域,支持工程咨詢機構為民間投資提供服務。加快工程咨詢業務結構調整,促進工程咨詢全過程協調發展。加強投資建設項目策劃、準備、實施、運營、評價各階段咨詢服務能力建設,提高咨詢服務科學水平,推進工程項目全過程管理,充分發揮工程咨詢服務業在投資建設中的關鍵作用。在全行業倡導誠信為本、廉潔高效的工程咨詢理念,堅持獨立、公正、客觀、科學原則,加強行業自律。擴大工程咨詢在統籌城鄉發展、新興產業、資源能源綜合利用以及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等領域的服務范圍。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熟悉國際慣例的人才。
2013年9月,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菲迪克)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百年慶典大會,首次開展“菲迪克百年工程項目獎”評選和頒獎典禮。當年我國有13個項目獲得菲迪克百年重大工程項目杰出獎和優秀獎,3名咨詢工程師獲得菲迪克百年優秀咨詢工程師獎。截至目前,中國工程獲菲迪克工程項目獎實現“九連冠”,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咨詢、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質量,彰顯了我國在工程咨詢理念、技術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卓越成就。
為全面系統總結行業發展現狀、把握行業發展規律、展望行業前景,中咨協會組織編寫并發布《2017年中國工程咨詢行業發展報告》,實現了工程咨詢行業發展報告零的突破,之后連續編寫發布2018至2021年度行業發展報告。
2021年10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工程咨詢基本術語》(GB/Z 40846-2021)。這是工程咨詢行業第一個國家標準。
激發澎湃動能 積極履職盡責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咨協會緊扣時代脈搏,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印發一系列文件,推動工程咨詢業轉變理念、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加快我國工程咨詢行業智庫建設,更好發揮工程咨詢在共建“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對外援助中的作用,加快推動我國工程咨詢機構“走出去”,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寬領域發展,打造行業誠信體系,著力解決行業突出問題。
2022年2月,中央和國家機關行業協會商會第六聯合黨委在中咨協會召開成立大會,第六聯合黨委由中咨協會、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等23家協會商會組成。
中咨協會把黨建工作要求寫入章程,健全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規范管理的工作機制,落實黨組織班子成員與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
中咨協會積極落實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要求,在“我為企業減負擔”專項行動中,擔當作為,主動加大會費減免力度,為助企減負紓困作出積極貢獻。因表現突出,2022年11月得到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通報表揚。
此外,還積極籌措資金,先后向河北臨城縣、新疆和田地區、四川敘永縣、河南新鄉市等地捐款,用于改善當地辦學條件、易地扶貧搬遷和災后重建工作,并義務為西藏和新疆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咨詢服務。
邁上新征程,中咨協會將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堅守為我國工程咨詢行業全心全意服務的職責使命,奮力譜寫推進我國工程咨詢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數據來源:中國工程咨詢協會
主辦:中國工程咨詢協會 地址:北京市阜外大街1號四川大廈東塔樓11層 電話:010-88337627 傳真:010-68312828
京ICP備證05036770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69號 技術支持:新網
中國工程咨詢協會
《中國工程咨詢》雜志